活法

浏览次数 -

#ref error :画像を取得できませんでした。しばらく時間を置いてから再度お試しください。

总括
应该是3年前,在池袋南口PLAZA购入<生き方>,草草翻了翻,后来送给YY。
中文版将其一分为三...
从VeryCD下载了中文版的<活法>(I),就以这本小册子开始我久违的读书生活吧。

书名 活法
作者 稻盛和夫
文字版本 中文
图书种类 E-book
入手渠道 VeryCD
精读 2010-05-14
推荐指数 ★★★★★


摘抄笔记

2010-05-14

  • 前面的话
身居乱世之中,重新审视“活法”
开篇便提及“乱世”,并非简单的交代背景引出问题,而是极恳切的。
虽未明言,但作者作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所想的恐怕是末法时期的乱世。
作者不是一个需要靠出书谋利图名的人,它是个真正的思想者,一个寻找并宣扬能够拯救人类的真正哲学的有责任的思想者。
各位读者,为了找到人生的乐趣,度过一个充满幸福的充实人生,我希望您能从本书获得一点启发,倘如此,我将感到无比高兴。
看似平淡,却可见其良苦用心。
稻盛和夫文风平实无华,不求语出惊人,但求娓娓道来。
这种从容,常被浮躁而又不知作者大名的人理解为空洞乏味,难得青睐。
除非那些"已知"大师们推荐,而这倒是不难的。
推荐过他的有季羡林,郎咸平,马云等。
人类活着的意义、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最根本的疑问,我仍然想直接回答,那就是提高心地,修炼灵魂。
接下来的观点阐述,涉及到今生来世等宗教系统的概念,而这些显然不是每个读者都愿意接受的(虽然日本读者相对更容易接受)。作者没有礼貌地含糊其词,而是诚挚地言之确确。对于以暧昧为美德的日本人而言,直接正面肯定地回答,意味着他真的坚信不疑且愿意为此负责:)。
接下来的摘抄越发困难了,因为字字句句都是良言,如何取舍。
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性,修炼灵魂,带着比初到人世时有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这个世界。我认为人生的目的除此以外别无他求。
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为此,不屈不挠地工作、勤勤恳恳地经营、孜孜不倦地修炼,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就是这样确确实实地存在着。
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就是这样,用生命中的每一天来修炼,修炼出一个更好的今天,一个更好的明天。
以前看过的一个电影,小男孩在回答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时,不假思索的回答"感悟人生,还能有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用人生去感悟人生的意义:)。小男孩挺Cool,比很多人强。稻盛和夫当然不只是为了想明白这个而生,明了了,确信了,就要赶紧去修证,即,克己利他。用我们容易理解的利己的思维方式来说,就是他要通过克己利他来实现"更高层次的灵魂",他确信这是他唯一带得走的东西,你觉得呢?
当然,作者所追求的并非仅仅一个更好的归宿,而是一个过程,一个现在。"就是这样确确实实地存在着"。如果您和我一样觉得"更高层次的灵魂"一词不那么亲切,其实作者所指的就是"更美的心",是时刻伴随着我们的,甚至那就是真正的我们。
所谓劳苦,正是锻炼自我人性的绝对机会。
能够把考验当作“机遇”对待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把有限的人生真正地当作自己的人生活下去。
打不倒我的就都是助力,而能在一定期限(人生)内能打倒我的就只有我自己,所以我的敌人就只有我自己。这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任的态度,不这样,便是弃权。名言说"随波逐流,这是连死鱼都会的事情。"
质朴的原理原则是不可动摇的指针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哲学呢?答案就是“做人准则是否正确”。这是类似父母给子女言传身教的那么简单而朴素的教导,是人类自古培养起来的伦理、道德。
当今,人气颇高的哲学很多,厚黑,权谋,潜规则...,外圆并不可鄙,但内一定要方,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越矩当可无咎。不过成就"更高层次的灵魂",恐怕还是朴素一点好--心机懒为成大巧,看我们有没有慧根来信。

2010-05-15

从努力工作中体味人生的真谛
工作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人的需要,这是共产主义理想。不管怎样,我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工作还是谋生的手段,但同时,它的的确确可以用来"体味人生的真谛"。其实不只是工作,8小时以外的吃饭穿衣,读书行路,无一不是"体味人生的真谛"的修炼场。而工作恐怕是其中时间比例更大,对社会和他人联系影响更为广泛而深远,能实现更高效的修炼却更容易被忽视,也是作者最有心得的一个道场。
作者烧炼过陶瓷制品,很清楚高温和耐高温对于烧制上品的重要意义。中国人更明白,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我们对于人上人的定义实在是太狭隘了,跟"更高层次的灵魂"完全不是一回事。认识理念,思维方式,行动方式不同,结果自然也就大相径庭。他们的对工作的尊重,对所有劳动者的尊重,已成为民族基因世代相传,而我们甚至连口号的力气都没有了。就象当年的"不正之风"这个词儿现在还有人用?我们固然可以为我们的不敬业找出一堆借口,但事实其实很简单,我们不认为敬业对我们有利益,仅此而已。仁者乐山,智者而水。君子谈义,小人谈利。论数量当然还是小人多,舍义而谈利也并无不可,只是需要环境的足够公平以及个人的足够聪明,显然我们并不具足。所以,一方面我们对日本人的工作观及其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另一方面我们也只能做到目睹而已。
这里,作者提要了"精进"“厚德载物”等我们熟悉的概念,这本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本价值观,如今却已经快要失传了。难道已经不好用了吗?Yes or No?那要看我们的眼光有多远了。
劳动这种行为的尊贵就在于此。也许说起精神修炼让人联想起宗教上的修行等,其实,热爱本职工作,一心扑在工作上,这就足够了。
听说拉丁语中有句谚语,“与其完成工作,莫如完善做工者的人格”,人格的形成也是通过工作的完成而实现的。也就是说,哲学产生于辛勤的汗水中,精神在日常的工作中得到磨炼。
认识到劳动的"尊贵"是需要智慧的,而坚持它则是需要勇气的,在当今中国则需要"无比的"勇气。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句拉丁语古谚至少经过2道翻译,最后成了这个样子,你觉得哪道翻译环节失真了?
回到这两句朴实的话,真正的修行不必一定要有宗教的概念作为支撑,很多人自然而然的就很符合地去做了。我们周围还是有很多这样的榜样,而他们的哲学的确就在他们的汗水中。
我经常对员工说,必须“极其认真”地过好每一天。生命只有一次,万万不能浪费,要“竭尽全力”、真挚、认真地活着----继续这种看似朴素的生活,平凡的人不久也将旧貌换新颜,变成非凡的人。
不必累述,态度决定一切是有根据的。
"认真",这在中国称不上是美德,往往让聪明人哂笑。在日本也算不上是美德,因为这是必须的。
通过每天辛勤的工作,我们在形成高尚人格的同时也一定能够获一个美好的人生。我希望大家把这一点铭记在心。
再次重申,真是个好老头。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这种"成功公式"从来就不会被大家忽略,但真正信解受持,最终受益的还是少数。究其原因,说来好笑,可能是"等不及"?
总是积极向前的、建设性的;有一颗感恩的心,具备和大家一起行动的协调性;乐观的接受;充满善意、有理想、态度温和;不惜努力;知足、不自私、没有强大的欲望等等,这些都是积极性的思维方式。
这里罗列的都是老一套,就像小学教室里张贴的伦理观或道德纪律方面的标语一样。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绝不可轻视它,不仅要用脑筋理解,还要用灵魂领悟,使其变成你血肉的一部分。
中肯。其实成功密码早在我们的孩提时代就已经听到了。只是在脑海里,不在灵魂和血肉中。
补充一个不太相关的。源自网上。
1987年1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集巴黎。有人问一位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片刻,答道:“幼儿园”。“在幼儿园您学到了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我们可以一一对照的来看当今中国。
我希望人们铭记这个“宇宙法则”。那就是:人生与心念一致,强烈的意念将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也许有人断定此言极其神秘不予接受。但是,这是我在此前的人生中多次体验后确信不疑的不二法则。
这种思维在古代中国本来很平常,善恶一念,祸福有因。但同样流于口头或者被作为孤立的价值体系束之高阁。当我们全副武装地进入生活的丛林中时,我们带着猎枪却没有罗盘...不累才怪!
草色遥看近却无,好书也是一样。剥离摘抄出来的往往"不够看",就抄此一句以供管窥。
宇宙中存在着一种让一切更加美好,使一切进化发展的力量,这也可以说是宇宙的意志。如果能够很好遵循宇宙意志所产生的趋势,那么就能给人生带来成功和繁荣。如果背离该趋势,那么等待的结果将是没落和衰退。
一言以蔽之,曰道。闻之者众,行之者鲜。
要课以自己比他人更为艰苦的人生,并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必不可缺的。努力、诚实、认真、正直….严格遵守这些看似简单、容易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并把他们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或人生态度的不可动摇的根基。
投机取巧不好吗?不劳而获不好吗?坑蒙拐骗而又能逃避制裁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努力、诚实、认真、正直,这么做又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与其说这么做有什么额外的好处,不如说这样做可以让我们不至毁灭,每个个体也是一样。

  • 第一章 让梦想成真
世事不遂人愿----对于人生中发生的很多事情,我们难免这样去看。但是,这正是因为你认为“世事不遂人愿”才招致的结果。就此而言,不如愿的人生其实也正是他心念而来的人生。
太精辟了!
......为了实现理想,只是一般的愿望是不行的。“强烈的愿望”很重要。不是漠然地想“如果能够那样就好了”,这是不够成熟的想法,而应该是抱有强烈的愿望,废寝忘食地渴望着、思考着。全身上下从头顶到脚尖都充溢着这个愿望,就好比是身上划破后流出来的是“愿望”而不是血。
必须有强烈的愿望,坚定不移的信念。这是使事业成功的原动力。
在我们的传统理念里,善恶一念,福祸有凭是不陌生的,定性定向了,却往往省略了强弱。这在古代不是个问题。但在今天,习惯了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习惯了急功近利,对于这样的我们,恐怕还是言尽些好
也许有人会摇头认为这未免太乐观了。但是,废寝忘食地渴望、思考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行为。你必须持续拥有强烈的愿望,并不知不觉地把它渗透到潜意识里去。
易乎?难乎?
考虑周全的话,就一定能实现
设定一个更高的合格线,更进一步采取行动直至现实和愿望完全吻合为止。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出色成果。
更高的合格线,这就是强者和弱者的区别。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
而且,极其有趣的是,事行能够清晰“看见了”的,最终也一定能以“崭新的”结果实现。相反,如果事先没有清晰的印象,即使做出来也不是“崭新的”。这也是我在人生的各种经历中体验到的事实。
不懂,因为我没实践。希望能早日明白。
各个细节都能够明确预想到的事就一定能成功。
这需要长时间的孜孜以求。
成功的两大因素:缜密计划和前期准备
成功的因素,作者只提了2个,还都是真正行动之前的因素。行动力不重要吗?坚定不移的信心,坚持不懈地恒心,经受挫折的忍耐力,应变能力,总结反思的能力等等等等难道都不重要吗?每个人有自己的成功因素,缺什么,什么就最重要。但在这里,作者应该不会提出一个适用面狭窄的论点。他所提及的这两个成功因素的影响作用范围,一定不是在行动开始时就结束了的。那么,“缜密计划和前期准备”是如何在行动前后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的呢?
设想本身应该基于超大胆的“乐观论”,打开想象的翅膀,并在周围聚集一些积极发表意见的乐观派人士。
但是,在设想向具体计划转移时,则应该以悲观理性的分析为主,必须想象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慎重、小心、严密地推敲计划。但大胆和乐观在这一阶段始终是有效的。
一旦到从计划转入落实阶段,则再次基于乐观论,坚定不移地开始行动。也就是说,“乐观地设想、悲观地计划、愉快地执行”。
万事事在人为,大场先生紧紧地掌握了人生的真理。这位难得的冒险家想说的是,如果没有胆小、慎重、小心作后盾,所谓的勇气也不过是蛮勇。
其实说到底与毛的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的思想是一致的。缜密计划和前期准备的作用,只是让我们能够在该乐观的时候乐观得起来,在该悲观的时候悲观得下去。还是原文更透彻--"乐观地设想、悲观地计划、愉快地执行"
心相
谈完了象,又谈相,最后是向
从改变内心想法的瞬间,我的人生开始转运。以前的恶性循环终止,良性循环随之开始。从这段经历中,我体会到人的命运不是像铺设的铁轨一样被事先定下来,而是根据自己的意志能好能坏。
和了凡居士有类似。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是由自己播下的种子
的确,所谓命运,在我们的生命期间俨然存在。但是,它不是人类力量无法抗拒的“宿命”,而是因我们的内心而改变。人生是由自己创造的,能够改变命运的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内心。在日本思想里,这就是“立命”。
“立命”当然不是made in japan,但他确实存在于现有的日本思想中。而在中华的价值体系中逐渐淡漠了。离我们很近的<了凡四训>中的第一训就是"立命之学",但哪位中国企业家可以很好地运用它成就一番伟业,甚至著书立说畅销海外?话语权的缺失往往怪不得别人。
能够完成一件新工作的人是坚信自己的“可能性”的人。所谓可能性,是指“将来的能力”。如果根据现在的能力判断自己“行还是不行”,那就永远也做不成新的事情或困难的事情。
精辟!
相信自己的可能性,给自己规划一个超出现有能力水平的更高目标,并为在未来某一时刻实现目标而倾尽全力。此时你所需要的是使自己的“愿望”像不来的火焰一样持续燃烧。这样成功或成绩就会如期而至,自己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
两点。①高目标②倾尽全力。两者相辅相成。
哪怕是无能为力的事,那也只是现在的自己无能为力,将来的自己一定能行,用“将来进行时”考虑是很重要的。应该相信自己还有潜能,等待机会唤醒、迸发出来。
所谓已经不行了,已经无能为力了,只不过是过程中的事。竭尽全力直到极限就一定能成功。
看似鲁莽,确是正途。不然岂不太轻巧了。是否鲁莽也是相对的,这取决于你到底多大程度上相信人的潜力,而信念和经验又是相辅相成的。
为了继续昨日的工作,不得不挥洒汗水,一毫米、一厘米地前进,把横在眼前的问题一个个解决掉,时间就这样在看似微不足道中度过了。
此刻的这一秒钟聚集成一天,这一天聚集成一周、一个月、一年,等发觉时,已经站在了先前看上去高不可攀的山顶上。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状态。
即使不考虑以后的事而全力以赴过好现在每一瞬间,先前还未能看见的未来之像就自然而然地可以看见了。
所以奉劝各位,与其徒然为明日烦恼、孜孜不倦地计划未来,不如首先倾注全力充实每一个今天。这才是实现梦想的最佳有效途径。
平实得令人感动。
究竟是什么使像他们这样平凡的人变成了非凡的人才呢?是孜孜不倦、默默努力的力量,亦即脚踏实地度过每一天的力量,是坚持积累每一天的力量,或者说是坚持使平凡变非凡。
我所说的坚持很重要,并不意味着坚持是“相同的重复”。坚持和重复是两码事。不是漫不经心地重复昨日,而是明天比今天,后天比明天,必须前进,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与改善。这样的“创意精神”能够加快靠近成功的速度。
对于细小的事情,想方设法进行改良的人和没有这样做的人,从长远地看,将产生惊人的差距
点点滴滴地积累
牢记“有意注意”的人生
锥子


  • 第二章 依原理原则思考
真理是一根线织成的布。所以,所有事情越单纯就越接近它本来的状态,也就是说,越接近真理。
比喻很有趣。
究竟要选择两条路中的哪一条路,当你犹豫彷徨时,我建议你远离自我利益,选择那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因为这是人生“本来应该”走的路----我们就是要选择这样愚直的、艰辛的生活方式。
正道是沧桑
“思想如哲学家般深远,心术如元禄武士般高尚正直,加之以小吏的才干,再加之以百姓的身体,如此则必成实业社会之俊杰。”
善思,正念,精勤,健体
无论什么事都要有必胜的迫切心情,再加上单纯朴实地对待万物的谦虚态度——就能找到平日可能忽视的解决问题的线索。......我时常激励员工“加油!加油!直到上帝都想伸手支援为止。”
天道酬勤
“知晓”与“办得到”之间有很深的鸿沟,能够填补这道鸿沟的就是现场的经验。
本田技研工业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先生
干起来
洋溢着满腔的热情、努力认真地过好现在每一分钟。埋头苦干眼前的工作,心无杂念地充实地度过每一个瞬间,这样就能通向开辟美好未来的道路。
怎么干
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在赋予它的时间里、在一个个有限的瞬间中,尽最大努力认真活着。通过努力过好“现在”,就能把小小的生命与明日连接起来。植物尚且如此,我们人类岂能输于花草。所以不要虚度每一天的光阴,必须认真地活着。这也许是让我们来到世上、让人生有价值的宇宙和我们人类之间的一项约定,也是使人生这台戏充实圆满的必要条件。
感动
“不燃性的人不必留在公司。希望你们成为自我燃烧的自燃性人。至少是当靠近燃烧的时能一起燃烧起来。”
我是哪一种?
总之,“热爱”才是最大的动机,意愿也好、努力也好、成功之路也好,所有这些基础都是“热爱”。
“热爱”和“全神贯注”就如硬币的正反两面,是因果关系的循环。因为热爱才能全神贯注,全神贯注之中自然而然热爱上了。
当然,最初难免有些勉强。但是,必须要反复对自己说:“自己正在从事一项了不起的工作”,“这是多么幸运的工作啊”。于是,对工作的态度自己而然就有了大转变。
学习当然也是这样.
可以说,此时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所谓“战胜自己”就是要抑制利己欲望、自我告诫不要姑息自己。否则,既不能成就任何事业也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具备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一个人的真正能力,也许还包括坦率地对待事物的克己之心。即使有非凡的能力,但自己乐于安逸,舍不得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欠缺“运用自己与生俱来的才能”的能力。
入木三分!


  • 第三章 磨砺并提高心智
中国明代思想家吕新吾在其著述《呻吟语》中明确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即:“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这三个资质,换言之就是“人格、勇气、能力”
手中那本呻吟语快十年了,也没认真品读。惭愧。
这三种资质的品论让我想起了刘关张。
课以自己高洁的生活方式,这是人上人的义务,亦即崇高的义务。

六个精进
如果只从本书抄录一处,那就是这"六个精进"
而我,更愿意连同它的简短阐述也一并抄录下来。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比任何人更多钻研,而且一心一意保持下去。如果有闲工夫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
(2)戒骄戒躁
“谦受益”是中国的古语,谦虚之心能召来幸福、净化灵魂。
(3)每天自我反省
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
(4)感谢生命
只要活着就是幸福,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激的心性。
(5)行善积德
“积善之家有余庆”,提倡行善、积德,特别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积德有好报。
(6)摒弃掉感性所带来的烦恼
不要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相反地,为了不致事后后悔,更应全身心地投入。

重要的不是把名家名训装裱镜框之中,高悬于家壁之上,而是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


六波罗蜜
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

劳动时所感受到的精神的愉悦,在单纯劳动中加进自己的创意技巧,使工作更愉快,不是被他人强制的“被动工作”,而是自己成为劳动行为主体,这些精神我们确实曾经拥有。


  • 第四章 以利他之心生活
由于京瓷公司发展的结果,我的个人资产也意想不到地剧增,这是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获得的,决不能据为私有。社会给我的、或者说社会暂时给我保管的资产以有益于社会的形式还原于社会才符合道理。这个京都奖在回报社会的同时,又是我的利他哲学的一种实践。

日本的目标既不应是经济大国也不应是军事大国,而应是以德重建国家;既不是擅长打小算盘的国家,也不是忙于炫耀军事力量的国家,而是以人类崇高精神之德作为国家理念,并与世界接轨。
一旦成为这样的国家,那么,日本就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尊重。而且,也不会有企图侵略日本之辈。从此意义上讲,它应该又是最妥善的安全保障政策。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知足的生活态度绝对不是满足现状、不进行任何新的尝试或停滞不前碌碌无为。拿经济情况来作比喻,虽然GDP总值没有变化,而内涵或者产业结构本身不断发生改变。也就是陈旧的产业不断消亡,新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这是因为人类的智慧使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健全的新陈代谢不断交替进行,人与社会都充满活力和创造性。


  • 第五章 与宇宙相和谐
思善事,做善事,就能将命运引向美好。人类一方面受命运的支配,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善事善行改变命运。
因果报应需要时间。牢记这句话,不要为暂时没有好的结果而焦躁,每日孜孜不倦、一心一意积累善行,最终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所谓遗传基因,无论是人类、动物、植物或者微生物酶或大肠杆菌等原始的生物,全都使用由四个文字构成的“密码”,写入各种信息。令人惊叹的是,人类这样的高等生物也是由这四个文字组成的信息构成的。
人类的每一个细胞中,写入了30亿个的遗传基因信息,把此信息量用书籍的厚度来换算的话,竟然有1000册厚达1000页的书那样庞大。在构成人类基因的60亿细胞中,每一个细胞都被写入了如此庞大的信息。
更应该惊叹的是,写有这些遗传基因信息的DNA相当地精致细微。地球上居住的60亿人的所有DNA聚集在一起,也只不过一粒米粒的重量。
在如此细小的空间里,整然有序地写入了如此惊人、庞大的信息,没有丝毫的杂乱无章。而且,地球上存在的所有生物,都由相同的四个文字构成的遗传基因密码形成。
知识点

无需完美,贵在坚持























































































































































.

タグ:

+ タグ編集
  • タグ:

このサイトはreCAPTCHAによって保護されており、Googleの プライバシーポリシー利用規約 が適用されます。

最終更新:2010年05月15日 22:35